《活着》读书笔记

《活着》读书笔记

《活着》读书笔记

       《活着》是1983年余华先生开始执笔的一本著作。作品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,在3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,曾获得意大利和法国的多项奖项。

       如果觉得生活很难,建议看看这本书。虽然书名叫“活着”,但却觉得活着真不容易。

       余华在书中写道: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。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:

       书从徐富贵的回忆开始,他出生在富贵的地主家庭,早年家底殷实,但富贵好赌好嫖,叛逆至极,玩物丧志,终究输光所有家产。父亲因受刺激而死,从此和不离不弃的结发妻子家珍、母亲、女儿凤霞搬进来茅屋,过上贫穷的生活。富贵在为母亲寻药的路上,被抓去当兵打仗,经历了九死一生后,时隔2年后有机会重返家乡,但发现母亲早已去世,妻子家珍拉扯着一双儿女艰苦度日。女儿凤霞因发烧而变得又聋又哑,儿子有庆已经认不出他。经过一些日子的磨合,一家人家虽艰苦但过上了平常百姓的日子。

       祸不单行,儿子有庆在给县长夫人献血中,抽血而亡。哑巴女儿终于嫁给了敦厚老实的二喜为妻。命运多舛,凤霞难产而死,留下一个外孙苦根就撒手人寰。家珍拖着重病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,没几个月也走了。苦难并没有停止,女婿二喜在工作中,被水泥板活活夹死,只剩下外孙苦根和富贵相依为命,而因为家里太穷,小苦根吃豆子太急而活活撑死啦。

       故事的最后只剩下年迈的富贵和一头老牛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   《活着》其实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祖辈们如何熬过来的,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,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,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。在旁人眼里富贵的一生是苦熬的,可是对于富贵自己,我相信,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。

       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,好像终于明白了生活本是不如意十之八九,每个人都面临众多苦难,时间这一神秘的事物既温暖长又短暂,既动荡又宁静。我们应该同情富贵吗?毕竟他熬过了苦难,勇敢地活着。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一个个稍微幸运的富贵呢?既然人人都是富贵,那就让我们像他一样,勇敢地活下去吧。

       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有说明力了,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,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好好学习生活,珍惜当下的时间,为了以后能活着更好。

       忽然又想起苏轼临终的一首写给儿子的诗《庐山烟雨浙江潮》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庐山烟雨浙江潮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至千般恨不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到得还来别无事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庐山烟雨浙江潮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以上与所有人共勉之!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