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围城》是钱钟书先生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,堪称近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。全文大部分用了讽刺的手法。书中最被世人流行的一句话,“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,城外的人想冲进去”。其实这句话是钱钟书的太太杨绛所写。
本书故事发生在1937年,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归来的船上开始。方鸿渐留学多年,不务正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,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“克莱登大学”的博士学位的证书,并随留学生们回国,在船上与鲍小姐热恋,但随着航行的结束很快就分道扬镳。在船上遇到大学同学苏小姐,一个真材实料的博士生。苏小姐对他情有独钟,在回到上海后,获得苏小姐的青睐,但方鸿渐却对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,却又不懂拒绝和表白。在苏小姐和表妹间整日周旋,最终既伤害了苏小姐,也伤害了唐晓芙。但因祸得福,在此期间遇到情敌赵辛楣,在之后却成为方鸿渐真正的朋友。
抗战开始,在赵辛楣的引荐下,方鸿渐与孙柔嘉、顾尔谦、李梅亭几个人同赴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。由于方鸿渐能力不足,性格方面的弱点,陷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,最终被三闾大学解聘。在回上海的途中,方鸿渐与孙柔嘉订婚,并在赵辛楣的帮助下,在上海的一家报馆任职,并与方柔嘉结婚。
婚后,方鸿渐的软弱无能,夫妻关系日益恶化。孙柔嘉与方家,方鸿渐与孙家姑妈的矛盾暴露并激化。方鸿渐辞职,并与孙柔嘉闹翻。故事以家中的一个时钟的倒退为结局,没有如果,也没有最终的结局。
全书精言妙语,婚姻金句频出,体现了钱钟书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。
围城不仅仅是婚姻,还有事业、人生和社会,正像书中的那句,人生处处是围城,结而离,离而结。没有结局,存在着永恒的困惑和困境。
书中所写“拿着一串葡萄,你从好的还是坏的开始吃,从好的开始,吃的人理所当然应该比较乐观,因为他所吃到的每个葡萄都是所有葡萄里最好的。而从坏的开始吃的人理所当然应该比较悲观,因为他所吃到的每个葡萄里所有葡萄里面最坏的。但事实却相反,因为从坏的开始吃的人他还有希望,但从好的开始吃的却只剩回忆。”
因此,应该多鼓励或者警醒自己,不论身处城内城外,知足也是不知足,只要心中不设篱。”围城“就不会困住自己,多一点纯粹,围城的门自是自由通行;欲望不要太多,围城也不会日益增高,这座城的大小,足够容纳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和事就足够啦。